2018年8月5日 星期日

知識的局限性

昨天下課與學員閒聊了一下,學員驚訝地問我:『老師你怎麼會懂這麼多東西?』
我從小就是個好奇心與求知慾旺盛的怪小孩,小學時的午間休息時間,我會跑到學校後面一間書店看書,那間書店很神奇,有很多奇怪的書,現在回想那櫃應該是“五術專區”,都是山醫命卜象的書籍,有教人如何解夢、算命、看風水、畫符咒..........的怪書。

那些怪書擴充了我的認知領域,隨著年紀漸長,接觸的書籍越多,社會學、心理學、哲學、地理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一些正書,我發現到知識的局限性,一個論述如果在其脈絡下,接受它的引導,你會讚嘆這個說法(理論)太棒了,好像解決了所有問題。
但是這個理論有用,必須符合若干前提,但前提往往會被隱藏起來,因為論說者會先入為主的以為大家的想法跟我一樣,這是一種文化偏見,當你接觸一個知識或敘說領域,剛開始一定是一頭霧水,許多術語根本聽不懂,或是以過去的成見來解釋,慢慢適應文化的衝撞期後,才能漸漸理解。
小孩子學習很快,是因為過去是一張白紙,沒有適應文化沖擊的左右為難,所有的知識都在擴充其認知領域的廣度,當出現認知領域重疊但說法矛盾的狀況出現時,才會去思考怎麼辦?而這正是增進認知領域深度的契機。
有的人相信經驗法則:朋友試過有效、民間偏方、之前用過.....
有的人迷信權威:老師說、書上有記載、國際權威期刊、外國人說、古人說、電視廣告.....
其實個人生命經驗有限,必須藉由嚴謹的思辨過程輔助,才可能做出正確的判斷。
從一開始投入研討中醫時就鎖定一個觀點:尋求個人身心靈的自由。
心理與靈性要能自由必須借助肉體,有所謂的苦修派,好像很不重視肉體,但他們不也是透過肉體的受苦來提煉、昇華靈性嗎?
中醫有很多好用的工具,但相對來說理論工具比較薄弱,許多醫家發展出來的理論:火熱論、元氣論、脾胃論、滋陰論.....,對現代人是陌生的,因此如何用現代人能理解的語言來詮釋,是能否活用中醫的關鍵。
當然也有反對理論的古方派,這支日本發展的漢方系統,很大程度地回過頭來影響中醫的經方派,常常會看到書裡說“仲景醫學”怎麼說,其實都是借張仲景的名號在說自己的想法。這都算超譯或過度詮釋了,要藉著名師的招牌或假借權威之口,在本質上是不負責任的態度。
參考前人的研究,引用資料佐證,設計一些檢證的方法,再推論自己的觀點,這才是創造知識比較好的態度。
  至少,這是我的經驗、也是過去數千年來無數醫家們的經驗。
如果您也想尋求個人身心靈的自由,歡迎加入“活用中醫讀書會”
讓我們一起來思辨、學習“使用身體的智慧”。
秋季聚會時間:2018年9月4日起共八週,星期二 AM9:00~12:00
地點:台北車站附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