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3日 星期日

健康養生之道

課堂上有學員提出問題:
她觀察來上課的學員都在為自身或家人的疾病找尋解決的方法,課程的討論也都繞著這些主題在進行。
那有增進健康的方法嗎?
這是個很好的問題,也牽涉到很基本的預設與本體論的探討!
對於健康,在中西方文化中有不同的預設,西方近代醫學是以特定人數的正常狀態為基準,所以定下了很多健康的標準,在操作上就是抽樣調查,通常數據會成常態分佈(鐘形曲線),然後劃定中間的區段,人為定義為正常(normal)狀態,透過互相比較,只要檢驗數據落在此區間,就判為健康。
而所謂的追求健康,往往以健身、瑜伽或運動等外在形式為方法,但盲目或競技形態的運動方式,其實不利於健康,運動員的身體狀態其實並非常態,也不健康。
心靈方面有成長課程,靈性開發等,但卻往往忽略生理與環境,上課時感覺很“靈性”,等結業後回到現實生活又復歸於一切,其實導因於氣血不足(能量不足)造成靈性成長很大的障礙。
身、心各自努力,鮮少統和。
----------
然而對於健康的命題,在東方文化強調的是內在的和諧狀態,只要身體的運作能夠和諧就算是“平人”,透過一些修練程序,身心與外在環境進一步達到和諧,境界不斷提升,由平人、賢人、聖人、至人而真人。
『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敝天地,无有終時,此其道生。
至人者,淳德全道,和於陰陽,調於四時,去世離俗,積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間,視聽八達之外,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亦歸於真人。
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无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被服章,舉不欲觀於俗,外不勞形於事,內无思想之患,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形體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數。
賢人者,法則天地,象似日月,辯列星辰,逆從陰陽,分別四時,將從上古合同於道,亦可使益壽而有極時。
平人者,不病也。黃帝問曰:平人何如。歧伯對曰:人一呼脈再動,一吸脈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閏以太息,命曰平人。』~【內經・素問】
當今之世,欲達到不病的平人,也是個難以達到的標準。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故上乘的醫學不當只以治病為終極目標,治病醫術再高明,也是「不祥之器」,道者不處。
所以課堂上一直強調,藥物不能治病,藥物只能提供改變局勢的契機,必須配合生活習慣與心態上的調整,排除致病之源,才能治癒疾病。
當身體經絡通暢、臟腑機能健全,才有修煉更高層次的入場卷。
心態上要恢復赤子之心,將過去的惡習導正,並將加諸在自身的框框架架去除,「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虛極靜篤而靜守歸復於嬰兒。
養生原則為:『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无,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內經・素問】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无,真氣從之,精神內守,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這些是生理上基本要求。
「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這些是心理上基本要求。
達到生理、心理要求,才合於追求健康的養生之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