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醫案是活用中醫的一個捷徑,經由透解醫案,可以將所學融會貫通,此外醫案成書出版,如果是經過編輯的,通常都有言外之意,作者意欲透過醫案的形式傳達某些理念,讀者如能透解,就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往前進,許多大師自述其學醫過程,都有一段經過研讀諸家,或專研一本醫案,進而能有所成就的過程。
『經方實驗錄』與朱木通所著的『中醫臨床二十五年』,是必讀的經典之作,但如何讀出趣味與精髓,就需要一些巧門。
舉例來說:『經方實驗錄』有引述很多人的說法,他其實在跟很多人對話,你要搞懂的話,這些書你都要看過你才有辦法完全理解。
大家在看的時候雖然是一個個案子看過去,但看完之後要綜合一下,『經方實驗錄』不是典型的醫案,一般醫案就是他看病的紀錄寫下來討論,但是他所選錄的醫案,用途不是單純在紀錄診治上面,他其實每一個案子背後都要說明一些東西,是藉老師的案子在講話,他寫作背後有很深的意圖與寫作方向,你要試著去聽作者言外之意。例如第一段其實是在講傷寒論的流傳歷史,讓讀者知道,傷寒論是不完整的,有散軼過,他在鋪陳傷寒論裡面無法解釋的條文,寫的怪怪的是別人加進去的,類似章回小說伏筆的概念。
透過醫案與經典的互相導讀,將會是理解中醫的一個巧門與捷徑。過去幾年的教學,是以導讀經典為主,提供實證與現實病症接軌為輔。2017年新的教學模式,將提供更多的實證醫案來為經典做注釋,學習者將在過程中撿拾大師的智慧為己所用,充實中醫之旅的行囊。
#推薦醫案叢書
《傷寒名醫驗案精選》:http://www.readtcm.com/book/628.thtml
《金匱名醫驗案精選》:http://www.readtcm.com/book/732.thtml
《中醫臨床二十五年》:http://www.theqi.com/cmed/cases/index.html
『黃煌經方醫案』
我學中醫是從醫案開始的。整理老師的醫案,讀前輩的醫案,乃至研究古代名醫的醫案,都是我當年學習的課程內容。《余聽鴻醫案》我手抄過,柳寶詒的《柳選四家醫案》、葉天士的《臨證指南醫案》我細讀過。醫案可以告訴你這方如何用,這辨證的關鍵在何處,轉方的依據在哪裡,這個醫家的獨特思想是什麼。中醫的醫案,不是西醫的病歷,而是一種獨特的教材,能啟發中醫的臨床思維,能訓練辨證論治的能力。所以,我一直主張年輕人多讀醫案。
我學中醫是從醫案開始的。整理老師的醫案,讀前輩的醫案,乃至研究古代名醫的醫案,都是我當年學習的課程內容。《余聽鴻醫案》我手抄過,柳寶詒的《柳選四家醫案》、葉天士的《臨證指南醫案》我細讀過。醫案可以告訴你這方如何用,這辨證的關鍵在何處,轉方的依據在哪裡,這個醫家的獨特思想是什麼。中醫的醫案,不是西醫的病歷,而是一種獨特的教材,能啟發中醫的臨床思維,能訓練辨證論治的能力。所以,我一直主張年輕人多讀醫案。
與醫論不同,醫案是臨床實錄,是論證的材料。醫生多積累一些醫案,既可以用於自己的研究和總結,也可以成為與同道交流的最佳素材。我那時候為老中醫整理總結經驗,大道理是不講的,有醫案就行。其實,中醫的許多論文都是從幾個醫案開始的。所以,我也主張年輕中醫多寫醫案和多整理醫案。整理醫案是中醫臨床科研的基本功。
這本醫案,是我的學生們共同整理的,案例來自門診學生們的即時記錄。在記錄時,他們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病人並收集診斷依據;在整理中,用自己的視角去審視病例治療的過程,分析我選方的思路和動機,梳理我的臨床思維規律。他們對醫案的討論,不僅較好地揭示了經方方證的特徵和臨床應用規律,而且為經方應用的規範化做了有益的探索。有些醫案的討論比較深,對我的思路也有修正和補充。我對他們的整理是滿意的,希望這本醫案能為經方愛好者學習應用經方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59542?loc=P_asb_004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59542?loc=P_asb_00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