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感描述:
怕熱也怕一點冷也會怕一點風,摸額溫溫熱熱、手溫腳涼、肚子暖,肚臍以下按起來有點緊緊的。
大部分是羊便跟便秘或是很粗大的丸狀。兩三天一次或天天大一點羊便便。尿尿多次,量少,有時深黃有時透明。夜尿0~1次。小便有時痛,溫溫熱熱。
整顆頭都痛,會暈,偶爾鼻塞,會口渴口乾,緊張時口苦。四肢痠微痛,身體稍微。手腳有時會麻。
會喘,肚子常脹氣,肚子是暖的不怕風,睡覺有時討厭蓋肚子。胃也有脹氣也會痛。肚子有咕嚕叫,有點想吐,很少打嗝,會放臭屁。
傷寒論註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
傷寒論註 辨陽明病脈證并治
陽明中風,口苦咽乾,腹滿微喘,發熱惡寒,脈浮而緊,若下之,則腹滿小便難也。
〔註〕:
陽明,謂陽明裏證。中風,謂太陽表證也。口苦咽乾,少陽熱證也;腹滿,陽明熱證也;微喘、發熱惡寒,太陽傷寒證也;脈浮而緊,傷寒脈也。此為風寒兼傷,表裏同病之證。當審表裏施治。太陽、陽明病多,則以桂枝加大黃湯兩解之。少陽、陽明病多,則以大柴胡湯和而下之。若惟從裏治,而遽以腹滿一證,為熱入陽明而下之,則表邪乘虛復陷,故腹更滿也。裏熱愈竭其液,故小便難也。
〔集註〕:
程知曰:此言陽明兼有太陽、少陽表邪,即不可攻也。陽明中風,熱邪也。腹滿而喘,熱入裏矣。然喘而微,則未全入裏也。發熱惡寒,脈浮而緊,皆太陽未除之證。口苦咽乾,為有少陽之半表半裏。若誤下之,則表邪乘虛內陷,而腹益滿矣。兼以重亡津液,故小便難也。
程應旄曰:此條與太陽大青龍證同。太陽以風寒持其榮衛,故有煩躁證而無腹滿證;此以風寒持住陽明,故有腹滿證而無煩躁證。然口苦咽乾,實與煩躁同其機兆也。
----------
【原文】 陽明病,若能食,名中風;不能食,名中寒。(190)
【提要】 以能食、不能食辨別陽明中風與中寒。
【分析】 陽明病有中風證,亦有中寒證。本條用能食與不能食來辨別陽明中風與中寒。實則以食慾來探測其後天之本,瞭解胃陽的盛衰,而辨別其寒熱虛實之屬性。風為陽邪而主動,陽能化谷,說明胃陽素旺,故能食者名中風,即陽明病熱證。寒為陰邪而主靜,陰不化谷,實即胃陽不足,故不能食者名中寒,即胃中虛冷證。本條用能食與不能食來辨別陽明病的寒熱,有一定的實際意義。但辨陽明病熱證與寒證,還須結合全部脈證,進行細緻辨析為是。
【選注】 柯韻伯:此不特以能食、不能食別風寒,更以能食、不能食,審胃家虛實也。要知風寒本一體,隨人胃氣而別。(《傷寒來蘇集·陽明篇》)
【原文】 陽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此欲作固瘕[1],必大便初鞭後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穀不別[2]故也。(191)
【詞解】
[1] 欲作固瘕:是因胃中虛冷,水谷不消而欲結積的疾患,其特徵為大便初硬後溏。
[2] 水谷不別:大便中食物不化與水液混雜。
【提要】 辨陽明中寒欲作固瘕之證。
【分析】 陽明病中寒證,為患者平素胃陽不足,復感寒邪,或因中焦陽虛,寒從內生,受納無權,而不能進食。脾胃同處中州,胃中有寒,必影響脾的轉輸功能,故出現小便不利等症狀。手足濈然汗出者,一則由於陰寒內盛,陽不外固;一則由於四肢稟氣於脾胃,中焦濕勝陽微,水濕不能偏滲於膀胱,而外溢於四末所致。
「欲作固瘕」,是將作而未作之意,若治療及時,胃陽來復,則無「固瘕」之憂,否則,牽延失治,寒邪更甚,則會結為「固瘕」,當此之時,其實際病變仍為胃中虛冷,水谷不化,不能分清別濁,惟因寒邪凝結,大腸傳導失職之故,以致部分大便因寒而結。然則畢竟水谷不別,則必有尚未凝結之溏便,此即大便初硬後溏之由來。可見「欲作固瘕」乃「大便初硬後溏」之互詞。
陽明病,不能食,手足濈然汗出,小便數,大便硬,為腑實燥結,當用下法。本證不能食,手足濈然汗出,小便不利,大便初硬後溏,為胃中虛冷,水谷不別,當用溫中健運之劑。同為陽明病,證候類似,但一屬實熱,一屬虛寒。其脈象、舌苔、證候自有不同,醫者當須仔細審辨。
【選注】 錢天來:注家以前人堅固積聚為謬,而曰大便初硬後溏,因成瘕洩。瘕洩,即溏洩也,久而不止,則為固瘕。愚以固瘕二字推之,其為堅凝固結之寒積可知,豈可但以溏洩久而不止為解。況初硬後溏,乃欲作固瘕之證,非謂已作固瘕,然後初硬後溏也。觀「欲作」二字及「必」字之義,皆逆料之詞,未可竟以為然也。(《傷寒溯源集·陽明篇》)
【原文】 陽明病,反無汗,而小便利,二三日嘔而欬,手足厥者,必苦頭痛;若不欬不嘔,手足不厥者,頭不痛。(197)
【提要】 辨陽明中寒,寒飲上逆之證。
【分析】 陽明病,法多汗,今反無汗,觀其既無太陽之表,亦非津液虧虛,此乃陽明中寒,寒飲內聚於中焦,中陽不能健運,水氣不得宣化所致。寒飲內蓄,胃失和降,上逆則為嘔,射肺則為咳。陽氣虛而不能達於四末,故而手足厥冷;頭為諸陽之會,水寒上逆,直犯清陽,故必苦頭痛。
反之,如不見嘔、咳、厥冷,則水寒之氣尚未向上泛逆,是但有胃中之寒,而無飲邪上犯,因而不會發生頭痛。從本證的發病過程及陽明中寒飲邪上逆加以分析,先是寒飲聚於中焦,飲邪上逆而誘發諸證,故以嘔、咳、厥冷為本,頭痛為標,換言之,頭痛見於寒飲證中,此與太陽頭痛迥然有別。蓋太陽頭痛為風寒襲表所致,故頭痛與發熱惡寒,脈浮等症伴見,宜予鑒別。
【選注】 程郊倩:陽明病,反無汗,陽虛不必言矣。而小便利,陽從下洩,中誰與溫。積之稍久,胃中獨治之寒,厥逆上攻,故二三日咳而嘔,手足厥,一皆陰邪用事。必苦頭痛者,陰盛自干乎陽,其實與陽邪無澀。頭痛者標;咳、嘔、手足厥者本,條中有一嘔字,不能食可知。(《傷寒論後條辨·辨陽明病脈證病治》)
【原文】 陽明病,但頭眩,不惡寒,故能食而欬,其人咽必痛。若不欬者,咽不痛。(198)
【提要】 辨陽明中風熱邪上擾之證。
【分析】 本條承190條,陽明病,若能食,是為中風,說明胃陽素旺。不惡寒,乃陽明感受外邪,胃氣生熱之反應,一則證明前者之胃陽素旺,再則隱喻反惡熱,身熱汗自出,所不明言者,省文之筆也。分析至此,則陽明外證,躍然紙上矣。
由於感受外邪後入裡化熱,熱邪上干於頭,故頭眩,犯肺則為咳。咽喉為呼吸之門戶,肺熱上逆,咽喉為熱邪所擾,故必咽痛。若不咳則肺胃未受影響,所以其咽不痛。
【選注】 程郊倩:陽明以下行為順,逆則上行,故中寒則有頭痛證,中風則有頭眩證。以不惡寒而能食,知其鬱熱在裡也。寒上攻能令咳,其咳兼嘔,故不能食而手足厥;熱上攻亦令咳,其咳不嘔,故能食而咽痛。以胃氣上通於肺,而咽為胃腑之門也。夫咽痛惟少陰有之,今以咳傷致痛,若不咳則咽不痛,況更有頭眩不惡寒之證,益可辨其為陽明之鬱熱也。(《傷寒論後條辨·辨陽明病脈證並治》)
【原文】 若胃中虛冷,不能食者,飲水則噦。(226)
【提要】 辨胃中虛冷,飲水則噦之證。
【分析】 胃居中焦為陽土,以陽用事,陽旺則能納谷腐熟。若胃陽虛衰,則不能納谷,即令納谷亦不能腐熟。故不能食者名為陽明中寒證。本證由於胃陽虛衰,陰寒內盛為本,不能食為標,若遷延失治,或寒邪更盛,必致胃氣更弱,即令飲水,亦不能蒸化,而停留於胃中,水寒相搏,胃失和降,則上逆為嘔。
【選注】 張令韶:此論陽明中焦虛冷也。「若」者承上文而言也,言不特下焦生陽不啟,而為虛寒,即中焦火土衰微,而亦虛冷也。夫胃氣壯,則谷消而水化,若胃中虛冷,則谷不消而不能食。夫既不能食,則水必不化,胃中虛冷,復飲以水,故飲水則噦。兩寒相得,是以發噦。(《傷寒論直解·陽明篇》)
【原文】 食穀欲嘔,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243)
【提要】 辨嘔證有陽明中寒與上焦有熱之別。
【分析】 食谷欲嘔,病位有中焦、上焦之分,證有寒熱之別,據陽明病不能食,名中寒之例,如胃陽虛衰,寒飲內停,或中焦陽虛,濁陰上逆,而食谷欲嘔,並兼有舌淡苔白,脈緩弱等脈證者,治當溫胃散寒,降逆止嘔,方用吳茱萸湯。
若上焦有熱,胃失和降致嘔,治當清熱和胃,若誤用吳茱萸湯,其性辛溫,以熱治熱,必拒而不受,反使病情增劇。「屬上焦」者,當活看,一則胃之上,即橫膈,膈上屬上焦,以其部位相近故也。再則,胃氣生熱,逆而向上,促使所嘔之物從食道(屬上焦)而出。依病位,病熱而言,故有此說。嘔吐一證,原因甚多,臨證時須脈證合參,仔細辨析,方能診斷正確,治療及時,選方恰當。
【選方】 章虛谷:胃居中焦,以通降為順,若陽虛胃寒而濁塞其肝,邪乘虛來侮,則食谷欲嘔,故以吳萸洩肝邪而降濁,人參補中氣,姜棗調營衛也。若得湯反劇者,邪閉上焦,以吳茱、參、姜反助肝熱而劇也。蓋脾胃之氣,上行極而下,下行極而上。其上焦氣閉,則升而不降,故食谷欲嘔。當開洩上焦,則升降調而自愈,不涉於肝也。(《傷寒本旨·陽明篇》)
【治法】 溫中和胃,降逆止嘔。
【方藥】 吳茱萸湯方
吳茱萸一升 人參三兩 生薑六兩,切 大棗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七合,日三服。
【方義】 方中主以辛苦溫之吳茱萸,溫胃散寒,降逆止嘔,配辛溫之生薑,增強散寒止嘔之功能。人參甘溫,大棗甘平,補虛和胃。諸藥合用,共奏溫中散寒,暖肝和胃,降逆止嘔之功,故臨床凡見陰寒犯胃,濁陰上逆者,均可酌情選用。
【臨床應用】
吳茱萸湯在《傷寒論》中凡三見,一為陽明篇243條;「食谷欲嘔」,其二為少陰篇309條;「少陰病吐利,手足逆冷,煩躁欲死」,其三為厥陰篇378條:「乾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此三證之病機均不外中焦陽虛,胃氣虛寒,或肝寒犯胃,濁氣上逆。其主證為嘔逆,或兼見頭痛,或兼見下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其病證同中有異,然其病機寒濁犯胃則同。故主以吳茱萸湯暖肝溫胃,降逆止嘔。臨床上常用於治療急慢性胃炎,胃潰瘍,膽囊炎,幽門梗阻,以及胃結核,胃癌,瀑布狀胃等消化系統疾病。有報道用本方治療潰瘍病99例,其中屬虛寒型81例,有效率為90%。在循環系統和神經系統方面,有報道用本方治療高血壓病和美尼爾氏綜合症。如有醫者用於治療頭暈目眩,旋轉不定,如立舟中,耳如蟬鳴,嘔吐清涎,畏寒肢冷,經用多方治療無效,改用本方五劑後,諸症悉除。臨床辨證關鍵在於肝胃虛寒,濁陰上逆。不論症侯之多寡,病屬何系統,凡屬此病機者,皆可用之。
【現代研究】
現代研究證實,吳茱萸湯具有鎮吐、鎮痛強心、擴張血管、升高體溫等作用。對硫酸銅所致家鴿嘔吐有顯著的抑制效果。經正交實驗對方中各藥鎮吐作用的分析,證明吳茱萸作用最強,配伍生薑效果可得到增強,四藥皆用的全方鎮吐效果更為顯著。又有報道:吳茱萸湯能直接作用於胃腸運動,經動物實驗證明,能明顯抑制胃排空,顯著提高小鼠胃殘留率,並能抑制離體大鼠胃條的自發運動,對於乙酰膽鹼和氯化鋇所致大鼠胃條的痙攣性收縮均具有拮抗作用,可見對胃腸運動的抑制和胃痙攣的排除是其鎮吐作用的重要機理之一,這對於緩解多種原因所致胃痙攣性疼痛也是有利的。有研究表明,吳茱萸湯全方能明顯減少大鼠的胃液分泌,顯著降低其胃酸濃度,因此,本方具有制酸作用,有助於緩解吞酸的臨床症狀,也可能是抗潰瘍形成的原理之一。認為本方具有調節神經系統功能,為止痛、止嘔、改善胃腸功能的有效方劑。
【案例】 王 X X ,女,32歲,1962年9月25日初診。三天前因闌尾炎術後出院,當晚飯後即發現胃痛,噁心較甚,痛時按之較輕,食慾減退,無吞酸噯氣,昨日開始為陣發性疼痛,每次疼痛可持續30--60分鐘,遂去X X 醫院,給服止痛藥(名稱不清)未效,今晨開始疼痛增劇,並持續至上午9時來診亦未緩解,痛時牽引背部作痛,大便滯塞不暢,尿正常,既往於14歲時患過胃痛,平時性格急躁,愛生悶氣,月經正常。呈急性病容,舌苔薄白稍膩,舌邊有齒痕,舌質淡,脈象左滑細,右寸偏弱。雙手自按於腹部,彎腰位,心肺無陽性體征。腹部呈舟狀,肝脾均未觸及,未觸及腫塊。心窩部壓痛明顯,並稍有抵抗緊張,查白血球8000/毫米3,中性80%,淋巴20%,大便潛血反應(+ +),上消化道鋇餐造影為「十二指腸球部潰瘍」。予吳茱萸湯加味。吳茱萸12克,半夏10克,炒枳殼6克,乾薑3克,制鱉甲6克,桔梗3克,焦檳榔6克,柴胡12克。服藥後,次日疼痛大為減輕,服用二劑後疼痛消失,便滯好轉,脈象如前,上腹部壓痛消失,共服4劑,諸證悉出,舌苔轉淨,脈轉和緩。又用前方6劑共為細末,早晚各服10克,為之善後處理,後隨訪2月,未予復發。(《傷寒論臨床研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