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6日 星期一

中醫入門:觀念問答

問曰:老師所說的“辨論治”,或有是則用是藥與“對下藥”感覺很像,可以再說清楚嗎?
答曰:“證”是由一組症所構成(證=A症+B症+C症+........n症),證是在整體觀念下的全象思考架構,以”六經辨證”為例,必須先有“六經辨證”的思考架構,當整理四診觀察到的症狀將其分析歸納,以六經提綱證去分析歸屬,再細分至單一湯證上,服藥後還要觀察反應,反應不一定會讓症狀消除,但是必然為引邪外出的反應,再以此為基礎,重新辨證,決定是守方,還是換方,或進行加減變化,一直重複此過程至病愈。

有些醫案或日系的醫書,會簡化或隱藏此過程,以抓“主證”就決定用某方,感覺跟對症下藥的思辨過程類似,但沒有整體框架的“抓主證”往往無法明確得出辨證的結果,像有些以電腦程式做成的專家系統,就往往無法給出有效的結論,這也是有些初學者易犯的問題。

所以“有是則用是藥”不是機械式的套傷寒論的條文,必須有深厚的背景知識,才能下判斷,而背景知識是歷代醫家的智慧貢獻與結晶,是醫理的價值,日本醫家吉益東洞就強烈主張稟棄醫理,只問藥證,但他忽略他習醫的過程,也是閱覽群籍,累積深厚的底藴,才能直覺式的反射出只問藥證的診病模式。

學習要有拾階而上的過程,後學者才能循序漸進,不能割裂原文脈絡單獨去看單一事件,所以我們課程的設計,將中醫知識放在四個框架下來解讀,每一季的課程都從不同的觀點去解讀中醫,方便習醫者出入於浩瀚的醫籍之間,在講述的過程中又以相互呼應的類比幫助學員整合整體觀念,每季的課程是獨立完整,可以學完即刻運用在日常生活之中。

學習必須是三迴九轉的積累,譬如作畫,先有底稿,再一層層的上色,隨時看都是完整的架構,隨著色彩的堆疊,出現光影色彩等不同的層次,完成度與時俱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