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5日 星期二

課堂討論:病情反覆之因

Q:同學問了這麼多中藥,藥效有的是急性病吃了馬上就會好,有的是慢性病需要長期服用。中藥如果一直常吃,藥性會不會減弱,或是比較沒有這麼大的療效?是否需要間隔多久就停一下?

A:首先澄清一下--正確的處方並不需要吃很長的時間。因為常吃表示藥物沒有效。有效的藥物吃完就該治好,或者該轉證,要換另外一帖藥,這是第一點。第二點:常吃一定會漸漸沒有效。因為身體有適應性,所以久服會有邊際效應遞減的現象,剛開始吃很有效、隨著時間越吃越沒效。所以遇到這個狀況應該要檢討,是周邊的問題呢?還是應該要轉方了?


Q:因為如果我們去看中醫,中醫開科中給病人吃,一開都開兩個禮拜、三個禮拜。老師對這件事的看法是?因為中醫不可能中間轉藥。

A:所以我說過,這種開藥法是不對的。藥吃完一、兩帖,要嘛痊癒、要嘛就需轉方。
醫案裡面常道「一劑知、二劑已」。吃完第一帖要有所感覺,第二帖要「已」。「已」並不一定是指痊癒,而是這帖藥已經達到功效、可以收工了,該換別的方劑、做別的處置了。對於急性病是這樣。

對於同學們處理的慢性病,各個都病了一、二十年了。大家吃完第一帖是不是都回饋說覺得很舒服?這是「一劑知」。理論上,如果我的叮嚀和注意事項都有照做,吃完兩帖就該好了。但是因為做不到,人性就是這樣,所以就一直吃,吃久了就開始懷疑是不是藥沒有效。可是你們要回過來檢討。藥的功效只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我們課上講的許多該注意的細節與生活的正確觀念是否有落實在生活之中。

基本上,藥方有沒有效就在一兩帖之間,不會吃到這麼久。如果方向正確卻證情反覆,一定是周邊配套沒有做好。沒有配套好,可能是生活習慣沒有配合,例如剛才說的喝水習慣。這其實是一個魔咒,大家平時被廣告「多喝水多健康」,還有什麼「天天五蔬果」,都已經被洗腦了。基本上,只要是脾陽不足的人,這些都無法運化,就會造成病情一直反覆,吃藥一定會遇到瓶頸,因為生活習慣沒有改。

脾胃不好的人要戒甜、戒麵粉、戒奶製品和湯湯水水。
為什麼要戒甜?
大家只要做個日常實驗就知道。把新鮮的蔬果泡在糖裡面,會出現什麼現象?

D:發酵?
F:脫水!

A:沒錯!水會跑出來!所以當你一直吃糖,會產生痰飲之患,水邪是不是就無法運化了?
麵粉比較難消化,也會讓脾胃的氣機出問題。奶製品含有過敏源,再加上湯湯水水,這都是會礙脾和讓脾陽受到傷害的食物。如果脾陽已經宛若風中殘燭,必須要更小心地保護它,所以這些都要儘量去配合。

如果已經嚴格執行了,那可能是真的陽氣不足,所以要用補陽藥來點火,讓火大一點。因此可能需要轉方,換別的方劑來處理這個問題。

此外身體狀況要長期紀錄,如果只紀錄短時間,是看不出規律的。如果記錄一段長時間,就會發現,只要季節交替的時候通常會出現類似的狀況,甚至都是重複的症狀。所以我常規勸大家,應該詳細記錄自己的症狀,下次遇到相同的問題就可以自行處理了。


Q:難道病永遠不會好嗎?

A:想要永遠不再復發,必須脫離原有的致病原因。唯有改變生活中的致病場域,疾病才能夠根治。
如果維持原有的觀念和生活習慣,雖然吃完藥後能夠緩解,但每隔一陣子又會規律循環地出現。有些人聲稱自己時機未到,還沒有辦法「大徹大悟」。不過生活中總有一些不得已,例如工作型態,需要值大夜班、或職場比較緊張的人,就會一直處於疾病的循環之中。

例如很多會計部的職員每逢出帳的時候就會非常緊張,疾病便容易發作,但是要離開致病環境就只有辭職這一條路可以走--如果他只剩兩年就能領退休金,怎麼辭得下去?所以,只好暫時依靠藥物,撐過剩餘的兩年。這時候紀錄的重要性就突顯出來,透過紀錄,整理出一套適合自己的用藥組合,只要出現A訊號就用A處方、出現B訊號就用B處方,等退休後生活型態完全改變了,這套用藥法就可以放下來了。

所以同學們必須檢討自己的生活習慣,把錯誤的部分改過來,才有辦法根治自己的問題。否則就算吃藥有恢復,生活習慣就是會再讓你生病,必須要改掉致病因才有辦法根治。


藥能治病嗎?藥物不能治病,只能提供轉變的契機


想要徹底治好疾病,還是要靠改變觀念和生活習慣。手被刀子切到會受傷,擦藥可以幫助傷口癒合,但是如果刀子還一直在割,手還是會受傷。重點是要遠離那把刀。如果對水的運化機能非常的差,治療時就需刻意遠離水,甚至要刻意讓自己有口渴的感覺。例如吃藥後忽然出現口渴,才表示水邪真的排掉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